信息:铜陵莓茶“安家”雪域高原
来源:铜陵新闻网—铜陵日报

3月26日,在海拔3000余米的西藏错那县贡日门巴族乡的莓茶试种基地,铜陵市第三批援藏干部人才王天柱将最后一株莓茶种苗栽种入土后,起身极目四望,看着跨越4000多公里从家乡调运而来的莓茶种苗,给冰雪消融后的荒芜山坡披上绿装,心中升腾起无限希望。

王天柱是我市农业技术管理服务中心副主任、高级农艺师。去年8月,他作为安徽省第八批援藏干部人才前往西藏错那县,担任该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。抵藏后,为了帮助当地发展产业,他和援藏工作队错那县工作组根据当地资源禀赋、产业基础,以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为重点迅速开展招商工作,通过线上邀约、远程洽谈方式,从我市引进“恒古拉”莓茶等社会投资项目。经过细致调研和反复论证,工作组认为,虽然错那县和铜陵地区自然环境差异较大,但仍十分适宜莓茶种植,于是决定在贡日门巴族乡等4个乡实施莓茶种植项目。

“项目试种面积约20亩,其中贡日门巴族乡种植15亩,大多由荒地改造而来。”王天柱告诉记者,从3月17日起,从郊区铜山镇“恒古拉”莓茶种植基地调运而来的2万余株莓茶种苗陆续被种植在错那县的土地上。目前,第一批种植的莓茶种苗已经长出新芽,预计5月初便能采摘,届时能带动周边50余户农牧民增收。

“莓茶种植等特色产业援藏项目计划总投资2000万元,目前已完成资金投入400余万元。下一步,我们计划在错那县4个乡推广莓茶种植120亩,按莓茶鲜叶250公斤/亩,收购价格100元/公斤计算,可直接增加当地农牧民收入300万元以上。”我市第三批援藏干部人才、错那县委常务副书记、常务副县长姜烨告诉记者,莓茶项目绿色、生态、无污染,并配套引进资金、管理、人才,打造莓茶体验馆和种植生产基地,形成莓茶种植、加工、展示和体验综合平台,进一步促进民族交流、共同发展、乡村振兴。

记者 汪伟 方盼亮 朱敏

    责任编辑:沈思佳
    <script> window._bd_share_config = { "common": { "bdSnsKey": {}, "bdText": "", "bdMini": "2", "bdMiniList": false, "bdPic": "", "bdStyle": "0", "bdSize": "32" }, "share": {} }; with (document)0[(getElementsByTagName('head')[0] || body).appendChild(createElement('script')).src = 'http://bdimg.share.baidu.com/static/api/js/share.js?v=89860593.js?cdnversion=' + ~(-new Date() / 36e5)];</script>
    免责声明: 网站内所有新闻页面未标有来源:“安青网-安徽青年报”或“安青网”LOGO、水印的文字、图片、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。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与安青网联系。转载稿件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不代表本网观点,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。
    <script src="/index.php?s=hits/show/id/1674781"></script>
    • <script language="javascript" src="/static/pc/js/index.js"></script>
    • <script language="javascript" src="/static/pc/js/index.js"></script>
    相关阅读
    •    时间:2023-03-27 11:32:29


    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    3月26日,在海拔3000余米的西藏错那县贡日门巴族乡的莓茶试种基地,铜陵市第三批援藏干部人才王天柱将最后一株莓茶种苗栽种入土后,起身极目四望,看着跨越4000多公里从家乡调运而来的莓茶种苗,给冰雪消融后的荒芜山坡披上绿装,心中升腾起无限希望。

    王天柱是我市农业技术管理服务中心副主任、高级农艺师。去年8月,他作为安徽省第八批援藏干部人才前往西藏错那县,担任该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。抵藏后,为了帮助当地发展产业,他和援藏工作队错那县工作组根据当地资源禀赋、产业基础,以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为重点迅速开展招商工作,通过线上邀约、远程洽谈方式,从我市引进“恒古拉”莓茶等社会投资项目。经过细致调研和反复论证,工作组认为,虽然错那县和铜陵地区自然环境差异较大,但仍十分适宜莓茶种植,于是决定在贡日门巴族乡等4个乡实施莓茶种植项目。

    “项目试种面积约20亩,其中贡日门巴族乡种植15亩,大多由荒地改造而来。”王天柱告诉记者,从3月17日起,从郊区铜山镇“恒古拉”莓茶种植基地调运而来的2万余株莓茶种苗陆续被种植在错那县的土地上。目前,第一批种植的莓茶种苗已经长出新芽,预计5月初便能采摘,届时能带动周边50余户农牧民增收。

    “莓茶种植等特色产业援藏项目计划总投资2000万元,目前已完成资金投入400余万元。下一步,我们计划在错那县4个乡推广莓茶种植120亩,按莓茶鲜叶250公斤/亩,收购价格100元/公斤计算,可直接增加当地农牧民收入300万元以上。”我市第三批援藏干部人才、错那县委常务副书记、常务副县长姜烨告诉记者,莓茶项目绿色、生态、无污染,并配套引进资金、管理、人才,打造莓茶体验馆和种植生产基地,形成莓茶种植、加工、展示和体验综合平台,进一步促进民族交流、共同发展、乡村振兴。

    记者 汪伟 方盼亮 朱敏

    X 关闭

    Copyright ©  2015-2022 华东手机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京ICP备2022016840号-41   联系邮箱:2 913 236 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