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获奖让我有了更强的文化自信”|全球今亮点
来源:河青新闻网    时间:2023-05-25 18:49:01

河青新闻网讯 5月23日的石家庄正定国际机场,新晋梅花奖得主,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优秀青年武生、国家一级演员郝士超在鲜花和掌声中载誉回到家乡。看到特意赶来接机的家人、同事和戏迷,郝士超很是惊喜,连连说“谢谢”。


(相关资料图)

当天下午,郝士超在河北梆子剧场接受了河北青年报记者专访,分享自己从艺30年的心路历程、“夺梅”背后故事以及“摘梅”后的规划,“获奖让我有了更强的文化自信,对我来说,这不是终点,是新的开始。”郝士超如是说。

从艺经历

从小钦佩赵子龙,心中有了“英雄梦

小时候看《三国演义》,一句“吾乃常山赵子龙”成了多少少年的“英雄梦”,郝士超亦是如此。他告诉记者,选择武生这个行当,跟大英雄赵子龙有很大关系。

“我是石家庄正定人,从小听着赵子龙的故事长大,特别佩服他。”因为这份英雄情结,“英雄梦”的种子在郝士超心里悄悄发芽。

小时候的郝士超,会披上床单子当斗篷,拿着棍当枪,站在房顶上表演,想象自己是小说或者电影中的英雄。提到这个,郝士超忍俊不禁:“回想起来可能会觉得有些幼稚,但是现在细想,真的是心底的热爱,也正是这种热爱,让我走上武生这条路,并且坚持下来。”他告诉记者,自己现在还有个心愿,希望有一天能在舞台上重新塑造一次赵子龙的形象。

郝士超曾在舞台上扮演过林冲、武松、沉香、杨六郎等英雄人物,在这些角色中,他最喜欢的是林冲。“林冲那种悲情英雄的孤独感,很能触动我的内心。”郝士超解释说,“有时候我感觉自己身上也有些林冲的影子,他的报国之情,跟我对戏曲的热爱,可以说是相通的。”

郝士超在昆曲《林冲夜奔》中饰演林冲

30年学艺路很辛苦,但他说“值了”

“要练惊人艺,须下苦功夫”“台上三分钟,台下十年功”……这些戏曲界的俗语,都说的是学戏之苦。中国戏剧表演艺术最高奖梅花奖名称的由来,便取“梅花香自苦寒来”之意。

8岁学艺,如今38岁的郝士超用“很苦,但值了”来总结自己30年的从艺之路。

郝士超演出画面

入行之初,年幼的郝士超因为抻筋扳腿太疼,哭过很多次。后来老师告诉他,唱戏是个苦行当,吃不了苦,就别干这个了,如果要干,就要坚强一些,不能总哭。

老师的话深深刺痛了郝士超,从那以后,郝士超很少再因练功哭了。难受的时候,他就告诉自己,咬着牙也得坚持下去,别人能做到的,自己也能做到。

对武生来说,练“旋子”是一项基本功。《宝莲灯》中,为了体现沉香跨越山谷的艰辛,需要演员“拧旋子”,旋子拧得数量越多,说明演员功底越好。“练这个,越累的时候才越能长耐力,40个、70个、100个、120个、150个……每天递增,最后练到累得在地上原地打滚,一点力气也没了,腿直打哆嗦,被人搀回去。”提起这段经历,郝士超眼眶渐渐湿润,“也想过放弃,但是不甘心,我太爱这一行了,舍不得放弃。”

郝士超在后台化妆

“摘梅”背后

再次“冲梅”,终评演出获观众叫好

5月21日晚,郝士超凭借《郝士超折子戏专场》,以票数排名第一的好成绩成功“摘梅”,为河北再添一朵“梅花”。

郝士超成功“摘梅”的消息,很快轰动了河北戏曲界。这些天,他接到了数不清的祝贺信息。“每天得几百条,都是特意发来祝贺的,很感谢大家。”

郝士超坦言,这次是他第二次“冲梅”,“上一届冲击梅花奖的时候,没有走到最后,知道自己还有很多需要提升的地方。”

郝士超告诉记者,在这次“冲梅”终评演出当晚,他在台上的第一个亮相,就收获了三次热烈掌声和叫好,这给了他很大的鼓励。“到后面,我越演越轻松,越演越顺,越演越尽兴,完全在展示自己,对我来说是一种享受。”回忆起当时的场景,郝士超感触颇深:能代表河北梆子剧种,站在广东的舞台上,被广州的观众朋友们喜欢,非常自豪,非常荣幸。

师承多位名家,没有他们很难走到今天

这些天,郝士超说得最多的便是“感谢”。郝士超告诉记者,这份荣誉不仅是自己的,也属于很多人。“梨园行里有句老话叫‘一棵菜’,戏曲演出是一个整体艺术,没有老师和同事们的相助,我很难走到今天。”

郝士超多年的戏曲生涯中,师承过张振荣、李金鹏、孟繁英、杨少春、马玉璋、徐小刚、董志华、江长春、董和平、徐宝忠、刘立伟等名师,2022年拜河北梆子名家吴桂云为师。

吴桂云(左)和郝士超

在冲击梅花奖阶段,正好赶上郝士超生病,咳嗽、发烧、嗓子疼,来自身体和心理的双重压力让郝士超很是煎熬。当时,郝士超焦虑到掉头发、掉眉毛。幸亏,吴桂云及时指点迷津。

“你精神压力太大了,心里长草了,你的头发和眉毛掉到心里去了,什么时候你心里的草长到头发上、眉毛上,你就成功了。”师父的话让郝士超的心静了下来,此后,他一心苦练,最终夺魁。

5月23日,在机场看到郝士超的那一刻,吴桂云泪洒现场。“太不容易了,汗没白流!希望他今后戒骄戒躁,继续把河北梆子发扬光大。”吴桂云对徒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

坚守传承

“真正把戏唱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”

在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院长赵涛眼里,郝士超年轻有为、德艺双馨。“勤奋、能吃苦、认真、人品好,把自己的专业当回事。”赵涛对郝士超很是赞赏。赵涛表示,郝士超这次成功“摘梅”,对打造“北方戏窝子”,提振剧院、剧种影响力,意义非常重大。

郝士超有大批铁杆戏迷,每次他有戏上演,本地和外地的戏迷都会赶来一睹风采。在戏迷眼中,郝士超“为人为艺都可圈可点”。

“这次拿奖,只能说是30年从艺经历的一个小句号,是多年付出得到的一个认可。作为一个传统艺术从业者,我有了更强的文化自信。但这不是终点,是一个新的开始。”郝士超说。

“拿到梅花奖后,感觉身上的担子更重了,要真正把戏唱好,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以后,不光要自己把戏唱好,多排一些老百姓爱看的戏,还把这些年所学所悟的东西总结出来,传授给年轻演员。”郝士超表示,希望能帮助年轻演员少走一些弯路,成长得快一些,把河北梆子剧种更好地传承下去。

文/河北青年报记者记者王春锐、刘山杉

摄/河北青年报记者崔华瑞 实习生袁嘉乐

供图/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

■记者手记

见证大武生从“冲梅”到“摘梅”

从3月到5月,作为记者,我断断续续跟拍了郝士超两个多月,见证了他从“冲梅”到成功“摘梅”背后的故事。

3月初,第一次见郝士超时,他正穿着练功服在排练场排练。练完一阵功,郝士超满头大汗,趁这个空当,我们聊起了他的从艺经历、家人以及梦想。内敛、谦和、低调,他在我心里留下了这样的印象。

那时候,郝士超正处于“冲梅”的关键时期。他颇为无奈地告诉我“最近病了,咳嗽、发烧、还有些闹嗓子”。不光如此,他的儿子也发着烧,爱人正带着孩子在医院。说起这个,我看到郝士超眼泛泪光,我能感受到他对家人的歉疚和来自未知的压力。虽然生病,但是郝士超练起功来毫不含糊,穿着厚底靴,脚下生风,动作稳、准、飘逸、潇洒!

通过郝士超同事的介绍,我知道,一年三百六十五天,除了演出,郝士超每天都会来排练场,风雨无阻。之后,我和同事在排练场和剧场对他进行了多次采访,了解了他坚守戏台30年的台前幕后故事,感动、心疼、钦佩……我心里五味杂陈。

5月下旬,得知他终于圆梦“摘梅”,我心里的一颗大石头也落了地。5月23日在机场见到了载誉归来的郝士超,看到了他的笑容,感受到了他的喜悦。

两个多月过去了,郝士超一如既往的内敛、谦和、低调,只是,身上更多了一份淡然。

祝福士超!愿他这朵“新梅”在自己热爱的舞台上尽情绽放!

文/河北青年报记者王春锐

X 关闭

Copyright ©  2015-2022 华东手机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京ICP备2022016840号-41   联系邮箱:2 913 236 @qq.com